当前位置: 主页 > 争鸣评论 > 评论 >

心无尘迹——周京新绘画的“灵敏度”



2016-01-19来源:江苏省国画院

薛元明

当代绘画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不可避免地介入与渗透,整个艺术创作研究环境变得纷繁芜杂,流动性迅疾。在此情形之下,画家必须凭借个人特有的灵敏与真诚,对历史、现实以及自我的生存状态做出直接、深入地观察与思考,才能坚持以个人独特的方式从事艺术创作,同时绘画作品又能反映当下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情感、矛盾、现象、反思等一切,如何做到闲庭信步、“乱”中取胜,关键的一点,在创作、发展自身的绘画时,必须坚持中国文化背景,坚持自己的文化生活语境。周京新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历史使命感的画家。阅读他的画作能够体会到,画家的责任不仅是确立艺术的风格,创造艺术的价值,还要研究自身所处于时代的艺术发展趋势。这就需要画家具备深厚的艺术文化思想的积累与沉淀,并具有绝对的灵敏度来开拓未来。

周京新的面孔系列、水浒系列、掠影等作品,以独到的构思,细腻的用笔,悠远的意境,营造出耐人寻味的魅力。画家本人的理性、激情、思辨、阅历,无一不从中显现出来。他曾对我说:“书法是绘画的灵魂”。这句话着实令我有些意外,但又并不意外。这正是他的“灵敏度”的显现,绘画落实在一个“写”字上。毫不夸张地说,“写”是周京新绘画的核心,笔笔皆写,无笔不写,理解周京新的绘画,必须从“书写性”来入手。书者,抒也,蔡邕曾说:“欲书先散怀抱”。“写”是一种生命转化能力,画家自身的气息、能量由此产生调节、转换、融通,导致气质的生成和变化,书写与人生同步。当个人有目的地接近书写,需要获得绘画本身,最终落实在“写”之上。书写与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再生性密切相关。汉字出现是“远取诸物,进取诸身”,与自然和人有最原始的亲密性,蕴含了中国文化想象力的秘密,与此相关的书画艺术,只有通过书写才能体悟和获得。书写与画家自身的修养息息相关。书写体现了一种诗性智慧,本质就是书写生命和生命书写。从周京新的绘画来看,因书写而产生直接的关联性。书写性与绢帛、宣纸等固定的材质和毛笔等工具的使用、发展有关,与画家在握笔书写过程中眼、手、心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关。毛笔作为手中之物,因为熟练,变成身体的一部分,直至随心所欲。书写是一种手工性,生成自然变化。艺术劳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高级活动,始终有任何先进技术所无法替代的部分。当代很多画家对于电脑设计与形式制作产生过度依赖,从拼图搭配到视觉效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按照既定的模式和思路来生产出来所谓的“精品”,徒有其表,毫无生气。

周京新的“写”可以进一步分成笔墨、造型、精神三个层面来解读。笔墨本质是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在细微的点画形态变化中,融入了个人的功力、修养、性格、情绪,观赏者从笔墨痕迹中,阅读和感受其中的功力、修养、情绪、性格等复杂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画传统演进中塑造出一种极为精致高雅而独特的审美感知能力。从周京新的速写就能观察到,凝练的结构和简单的线条,精确到位,人物瞬间的神态和动作随时能唤起联想和激情。他的线条勾勒可谓一绝,严谨细致,人物五官特征准确到位,细微之处毫发毕现,变幻莫测的点线与层次繁复的墨块,交错变化,形成酣畅淋漓、顿挫有致的视觉造型美感。但毋庸讳言,当下未必就会有很多人真正理解周京新的画。所谓的“灵敏度”并不能按照常规思维从表面来理解,绘画作品的“倾向性”应该是隐性的,过于直露,就丧失了意境和想象力。中国画讲究“意”,包括意境、意象、意蕴等等,实际上就是通过笔墨、造型营造出作品的思想、内涵、韵味。黑格尔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黄宾虹说的更为中国化:“内美静中参”,强调“内美”,需要凭理性的参悟才能有所得。笔墨造型“内美”实际上就是“美内”,是生成“外美”的内在规律性。绘画最终需要表达精神内涵,既是作品的风尚、趣味,更是画家内在的精神内核与人格理想。

需要指出,中国文化所主张的“人格”与西方现代艺术所提倡的“自我”都是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显现,区别在于,“自我”是孤立的、特定的个体,“他人即是地狱”,中国画所表达的“人格”,抒情写意的主体倾向在于群体性、共同性的价值取向,即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绘画是文学性的,也是哲学性的,更是历史性的,并不单纯局限于绘画本身的意义,画家以文史哲的修养积淀为基础。宗白华在美学研究中坚持认为,西方绘画源于建筑,渗透着科学意味,中国绘画源于书法,是一种类似音乐与舞蹈的节奏艺术。中国美学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空间与时间意识。周京新的绘画体现了对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把握与再现,以及个人情绪状态的融入。绘画之为绘画,关键在于画家身体、气息与画面之间的亲密关系,基于个人独特的灵敏度而形成。如果作画过程中及画面流露出的气息与画家个体没有关系,无疑是不成功的。周京新处理画面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材质的时空性,画面形式的时空性,还有个人所理解的时空性,以及意境的时空感,表现得异常充分。可以说,他的思维是超前的。周京新对艺术和历史有过人的灵敏度,而有充分灵敏度的绘画作品必定是时尚的,但同时又是传统的。

为什么这样说?周京新的系列作品的统一与变化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抽取任何一件作品,解剖麻雀,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意蕴,而且可以体会到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魅力。不过先要申明,对诗书画印的统一存在误读,由来已久。所谓“诗”,并不是指诗歌,而是指文化功底,是诗性和诗意的。“文”是核心。诗书画印四者的结合齐备,根本原因是共同的文化基础,在绘画中表现的尤为充分。换个角度来说,这种形式是中国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逐渐形成的,也是画家不断构筑自身绘画价值体系的结果。而在技巧上,进行以诗学为核心的文化修养的综合锤炼和有机结合,才是诗书画印一体化模式的终极意义。具体来看,周京新绘画的题款有汉简、写经笔意,率意自然,个人名字中的“新”,体现在印面上,确实很新潮,令人耳目一新。如老宋体朱文“京新写意”和白文“周京新印”,朱文“京新写意”极其简约,白文“黄瓜园”的装饰意味,非常跳跃。再如那一方京剧肖形印,让人联想起戏笔、戏墨,同时又不能不想到,戏剧要求如此之严,一个板眼都不能错,如今有些绘画创作却能够肆意妄为。当下画坛不乏各种随意抛出的观念、主义等空头支票,创新成为幌子,成为托词,成为挡箭牌。须知历史与现代,是一个系统发展。只知现代,不知传统,所谓的观念必然弱不禁风,既有通识又有专业,根植于传统,致力于现代,根深叶茂,才能做到独立而扎实。

绘画艺术的本质是人的艺术,表现的是画家对世界的认识、感觉和体验,艺术、文学理论的最高准则都是表现生命,也就是说,艺术、文学精神和审美态度是哲学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哲学的延伸,也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诚如周京新所言,“作画和思考作画是两回事”,以我观之,他的很多理论表述并不是简单地推导出所谓的“天人合一”,而是“大象有形”。《韩非子•喻老》即云:“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今天很多的绘画理论已经异化成为艰涩难懂、高深莫测的名词堆砌,形式华丽,内容空洞,充塞视听的类似“共创绘画的美好未来”,“为了人物画的明天”等空壳化的万金油式话语,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实以炫耀为能事,似乎凌空高蹈的理论推演和概念生产更能带来个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在市场利益的诱惑之下,利益共同体的生成,商业文化炒作手段无处不在。绘画创作成为理论分析的对象,或者以某种理论、学说、方法来验证或演练,按图索骥,被理论包装挟裹,造成思想内涵的贫乏苍白和空洞混乱。

毫无疑问,周京新画的是自己的“思想”,他的艺术思想又是什么呢?是“心画”,蕴含个人的情感、智慧、理性、激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不但是手造,更是心造。画家个人的心智模式决定了自身所能观察到的现实世界。当个人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而后反复强化,最终相信这个世界就是自己想象中所构建的那样,易于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周京新提倡专业创作和学术研究并重,不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能做到“智者见仁,仁者见智”,摆脱思维的局限。在他看来,“坏心情也是一种心情”,对各种心理状态能够准确把握,这正是个人的艺术灵敏度的写照。邵大箴先生对周京新有过评述,“兼有学院派教养和反学院派的拓新精神”,既能做到以神写貌,又善于捕捉细节,笔触细腻,但不琐碎,气息纯净,情趣高雅。

画家所需要的体验和理解,不仅仅是艺术生活,更要有现实生活。真正的哲学思想源于社会生活,用贝克莱的一句话来说:“过去的哲学家们总是自己扬起尘土,却抱怨什么都看不见。”通过速写,便能看出周京新的功夫积淀。速写的价值意义在于和人物与自然的交流中得以寻找到一种特别的元素,为绘画创作提供丰厚、直接、生动、原始的积累素材。另一方面,现实生活塑造了个人的胸襟和定力,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效积累”,并不是单纯的时间流逝的累加。从他的水浒系列作品,可以读到“生活原形”,比如“赵云勇冠三军,张飞本领高强。诸葛足智多谋,刘备有人帮忙。”“庞统有才,刘备爱才。张飞查岗,好戏连台。”“朋友要多,应酬要少,名利要淡,心情要好。”“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语不惊人无所谓,一笑足以料春秋。”题款善用俚俗之词,言简意赅,读之感慨,百转千回。这些细节体现了周京新的“悟道”,即如《坛经》中所说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绘画创作需要积累,需要灵性,需要开悟,缺一不可。周京新的“悟”有三个层次,顿悟、灵悟、妙悟,顿悟侧重偶然契机,灵悟是思想火花,妙悟是一种艺术直觉,三者合一,本质即“艺术灵敏度”。有无灵敏度,成为衡量当代画家的一个内在尺度。灵敏度建立在笔力、耐力、柔韧、协调、节奏、修养等基础之上,是画家各种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创作中的综合体现,根本上取决于画家可塑性的能量储备。灵敏度愈是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艺术感觉就愈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一个整体社会极其浮躁,个人很容易烦躁的年代,借助绘画能够让人安静下来,或者说,绘画思考和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灵安静的过程,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正如老子所说,“物质有时而穷,精神愈用愈出”。所谓“古之学者为己”,通过对经典的思考,关注根本性问题,发掘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实际上,“灵敏度——原创性——经典意识”是三位一体的,有灵敏度才有原创性,有原创性才谈得上经典创造。周京新在个人艺术灵敏度的基础上确定了个人的经典意识,分为经典解读和经典创造两方面。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处理经典法度和自家法度的关系”。经典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需要处理好独特性和持久性的关系。当下的泛滥的经典与真正的原典要区别开来,去除“文化的伪形”。原典是超越时代的,其中有真正原创的想法。只有接触原典,进入那些伟大作品的内核,才能引发独立思考。现代文化工业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复制成了这个时代无所不尽其极的特征,结果是绘画大批量生产,面目雷同,精神虚无。这种复制日益腐蚀身体感官的每个细胞。有鉴于此,需要大力提倡艺术的原创性。周京新的绘画如果归结到一点,就是原创性,具备思想的原创性和技法的原创性等双重价值。而且他已经感受到,作品的非具象形态和个人思维以及原创性之间的关联,所以他的绘画方向定位是“未必一定要全部看懂,但一定要能感觉到”。在当下社会,原创性具有深刻的文化学意义。原创性可以开拓出个人艺术生命新的感受形式,以此寄寓新的价值资源,转化成为社会个体的伦理期待和生活态度,最终完成绘画艺术的文化参与功能和传承功能。这是周京新的独特之处,也是成功之处。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周京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7-03-07 21:03
上一篇:水墨精魄 笼罩万象——周京新绘画的语言涵量和现代指向
热点内容